🔥威尼斯0008Ⅴ(vip认证)-百度百科

【文产头条】探访“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三个金奖作品如何成为“诗意栖居”
2021-09-24 15:50:00  来源:新华日报文化产业周刊  作者:王慧 冯圆芳 周娴  
1
听新闻

  如果把一方土地看作一个生命个体,那么土地之上的一座座建筑,则是构成这个生命体不可缺少的肌理,传递着这里的气质和底蕴。自2014年起,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单位每年举办一次“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七年来,该赛事推出了一系列充满温度的建筑设计和环境改造作品。赛事倡导“真题实做”,聚焦现实生活中的真问题,对城市、乡村空间的宜居短板,提出解决方案;对老城更新中的复杂问题,提交创新答案。这些落在大地上的奇思妙想,从人的生活和情感出发,重构生活空间、塑造地方特色。本期文化产业周刊,探访了三个在江苏大地上生根结果的优秀案例,看看设计师如何通过创新设计,将人们梦想中的“诗意栖居”变为美好生活的鲜活现实。

  既要面子又要里子

  让美丽乡村成为现实

  项目名称:李巷三部曲

  主创人员:李竹、王嘉峻、吴威

  设计机构: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获奖情况:

  2018

  年“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金奖

  微醺的风轻拂山峦,空气中氤氲着盈盈的草木清香,被密林覆盖着的绿道在山谷中连绵伸展。山脚下,一些古朴雅致的村舍跃然而出,别致而醒目。

  李巷,地处溧水区白马镇,这个被群山怀抱着的小村庄,曾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南人民抗战指挥中心。几十年来,恰恰也是因为这些“山”,让这里成了交通闭塞的“不发达地区”。在“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上,李巷改造成为“真题实做”的参赛项目,经过建筑设计师的“量体裁衣”,李巷实现了从“穷脏差”到“绿富美”的美丽蜕变。

  接下这个项目之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TA 工作室主持设计师李竹去李巷调研过多次。他发现,这个偏僻、封闭的小山村,和不少乡村一样,空心化情况严重。青壮年绝大部分都前往城市打工或居住,村中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乡村因人而鲜活,失去了原住民,乡村就仅仅是个空壳。”

  但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要成为村里人相继返乡的美丽乡村,谈何容易!

  制定设计方案的日子,李竹和团队走村入户,倾听和搜集了很多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村里的许多老建筑,经过岁月的侵蚀渐渐衰败,但在李竹眼里,每一块墙砖、每一块剥落的抹灰、每一抹青苔都无法复制和模仿,应当作为历史封存。于是,他和团队决定最大限度地维持乡村原有肌理,将老旧建筑风貌这些“面子”,通过保留、加固和修补,作为乡村的记忆展示给大家。而对于地面潮湿、木屋架摇摇欲坠、屋面漏雨、墙体倾斜破损等这些不适宜居住的“里子”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改造。“乡村要吸引人,仅仅在外观上下功夫是不够的,建筑是否实用、舒服,‘里子’是决定品质的关键。”

  不过,当施工图设计完成,即将开始施工的时候,却碰上了难题。不少村民的房子不愿被征收,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老人在村里住惯了,家里并不缺钱,只图个安逸清闲的生活;有的住不惯镇上提供的安置房,更愿意在村里过自给自足、悠闲自在的生活;还有的看见村里“搞开发了”,希望留下做些小生意。考虑到村民们的诉求,李竹和团队对方案做了适当调整,“我们从来不是要建立一座孤立于乡村的建筑,所有行动的出发点,都是尊重乡村实际,尊重村民意愿。”

  2017年10月,改造一新的红色李巷对外开放,李巷声名渐起,全国各地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如今,漫步李巷村,入目皆是风景。一条石板路蜿蜒进村,青砖灰瓦,树木葱翠,陈毅旧居、钟国楚旧居、江渭清旧居等红色遗迹散落其中,村庄里还增添了情调十足的咖啡屋、清幽典雅的茶室……老乡们也纷纷把室内的生活延续到这个新生的“村子”里来,有的村民在市集上摆起了小摊,把自己种的瓜果蔬菜拿出来卖;有的对自家的房子进行改造,打算经营成饭馆;村中唯一一家超市经营者,算是对商机最敏锐的人,迅速地联合家里的兄弟姊妹,将生意扩大到餐饮、蓝莓产品销售等领域,开始接团队生意。

  今年70岁的村民任安生,退休前是小学教师,如今成为村里的专职讲解员,为游客讲述李巷的蝶变故事。41岁的王俊明在村头开了家农家乐。他辞去上海的工作,来到妻子的家乡创业。

  “李巷的乡建改造并没有影响村民的生活,反而让他们多了一份自信和骄傲。”李竹希望,重新焕发时代光彩的李巷,不仅仅成为村民内心深处的一种归宿,更是乡村的一种“未来”。

  一座桥连通古今

  让“黄金水道”成为风景

  项目名称:京杭运河浒墅关步行双桥

  主创人员:陈泳、刘勇、黄柯杰

  设计机构:九城都市建筑设计-🔥威尼斯0008Ⅴ(vip认证)-百度百科

  获奖情况:

  2014

  年“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金奖

  京杭运河浒墅关段,千年碧波上架起了两座步行桥。桥身,大量运用的三角形与菱形元素充分彰显现代结构美学;桥中,几座“尖顶阁楼”突起,是特意营造的观水场所;桥下,运河汩汩流淌,一艘艘货轮正推开波纹向前驶去。由于镇区仍处于规划建设阶段,两座桥尚未投入使用,但只此惊鸿一瞥,足以让人们对古镇新生燃起期待。

  这座由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陈泳主持设计的浒墅关步行双桥,是首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的金奖作品。2012年,苏南运河苏州段启动“四改三”整治工程,运河从四级航道升级为三级航道,瞄准提升综合交通的现代化水平,由此形成全新的运河景观文化带,亦在人们的规划和畅想中。其中,运河流经的重要节点浒墅关镇,明清时期曾是七大钞关之一,此番经历了航道拓宽、房屋拆迁后,在滨水地带留下了诸多等待填补和表达的空白。

  当地政府邀请陈泳参与更新建设。陈泳是地道的苏州人,他梳理史料发现:浒墅关镇始建于秦朝,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明宣德年间此处始设钞关,随后,镇区依托大运河南北商品流通之利而臻于极盛;及至近代,郑辟疆、费达生夫妇在镇上的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威尼斯0008Ⅴ任教,创办大有蚕种场,在这里研制出的“虎牌”蚕种享誉全国——在陈泳看来,这些文化、历史与遗存,是浒墅关“华丽转身”之际必须携带的历史记忆。

  翻开《康熙南巡图》,大运河浒墅关段上塘与下塘均店铺林立,商贾行旅摩肩接踵。“桥在联结两岸的同时,也沟通了四面八方、三教九流。”陈泳说。从前,在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水边、桥上往往成为人们交流的空间。只可惜,大运河浒墅关段上的南津桥和北津桥,在漫长历史中逐步演变为车行桥。陈泳感到惋惜:何不在运河上架起两座步行廊桥,再造当代的“小桥流水人家”?

  步行桥落成后,有居民特意散步过来,看看桥,在运河边徜徉许久。

  如果能够登上桥,人们还会发现更多有意思的细节。9米高的桥体被分割成上下两层,下层为公共使用空间,设有木凳、插座等便民设施,上层引进书吧、展廊等文化消费业态。“抑—扬—抑”的园林式空间处理手法,更给漫步者带来丰富的心理体验:走上桥头,由于桥身覆盖着半透明的白色“纱幔”,人的视野受到阻碍;行至桥中,“纱幔”消失,观水平台向外伸展,人的视野和心境陡然开阔。“人们可以坐在宽大的木凳上,欣赏河面上运货船只往来不绝。继续前行,缩窄的对侧入口画框般镶嵌着远处大阳山的绵绵山峦——整个桥空间成为望山观水的风景导游线。”陈泳说。看来,好的设计师也是诗人和生活家。

  起初,当地的有些领导希望建一座明清风格的古镇。但陈泳认为,运河景观文化带的正确“打开方式”,应是把一条运河在时间和空间要素上进行整合,各个历史时期的痕迹、各种历史遗存,都应以丰富多元的面貌呈现出来。

  陈泳提供的另一条启示性思路,是充分借助公共通行空间与商业文化场所的“咬合”,和商家们的八仙过海,来赋予运河以活力——随着古镇更新的规划落地,人们将在桥上喝咖啡、逛展览,凭栏远眺,看千年运河万古如新——那将是一幅多么旖旎动人的图景。

  候学区变身“文化公园”

  让“等待”成为享受

  项目名称:等待的一万种可能

  主创人员:梅耀林、汤蕾、姚秀利等

  设计机构: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获奖情况:

  2020

  年“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金奖

  9月22日下午,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尧化分校西门外,65岁的石先生把电动车停在非机动车停车区后,来到-🔥威尼斯0008Ⅴ“候学区”等孙子放学。

  所谓的“候学区”是一方3000平方米的小公园,绿草丛生、树木错落。花坛里,几株盛放的虞美人在风中摇曳,阳光打在绿叶上光影交错,潮湿的空气里氤氲着淡淡的青草香。沿着绿道往里走,一道曲折的文化长廊是候学区最热闹的地方,旁边栽种了些榉树和合欢,树冠很大可以遮阴,树下有座椅,不少接学生的家长已经在这里等候。

  “这里以前是一处废弃的建材堆场。”石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放学来接孙子的时候,大家都站在大马路上等,尧和路上的校门口人特别多,拥堵得很。2020年秋学期,候学区启用了,他们便来这儿等孩子,“这里有阴凉、有坐的地方,旁边还有机动车停车场,环境好,很方便。”这样的改变让石先生很满意。

  “候学区”的设计,源于2019年第六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金奖作品《等待的一万种可能》,这是由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团队设计的。

  在考察的过程中,候学区设计项目负责人、社区规划师姚秀利发现,栖霞区实验小学尧化分校,只有一个校门,家长接送小孩是个大问题,“左边是小学,右边是幼儿园,只有一条路,每到放学的时候,学生、接送的车辆都挤在这条路上,秩序比较混乱。”而“候学区”设计的初衷,是探索候学的新体验,让等待中的家长不再疲惫,感受到舒适和温馨。

  带着这样的初衷,姚秀利团队注意到,在-🔥威尼斯0008Ⅴ围墙的西侧,有一片空地,便和街道做沟通,把废弃垃圾堆场腾空出来,增设了一个西校门,将原先废弃垃圾堆场改造成“候学区”。

  “是候学区,却不仅仅是候学区。”姚秀利表示,通过分时共享,能使候学区在不同时间段具有不同功能。早上7点10分到7点40分,下午2点40分到4点,是学生接送的高峰期,家长在这里接送学生。上课时,这里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公园里30多种植物成为学生“研学”的标本。放学后,这里又成了周边居民休憩的街边公园。

  作为候学区,姚秀利还有更多的设想,“比如,在-🔥威尼斯0008Ⅴ围墙上,可以设置亲子信箱,让孩子和家长分享悄悄话,可以设置电子屏滚动播放-🔥威尼斯0008Ⅴ信息等,或者设置解压疗愈性的拼图。”姚秀利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家长、-🔥威尼斯0008Ⅴ、学生能有更好的互动,上学和放学的时间也能更有趣,更有期待。

  在栖霞区实验小学尧化分校候学区的改造中,姚秀利和团队的成员花3个多月的时间搜集本土需求:老年人会去什么地方锻炼身体?大伙儿买完菜回来是什么路线?孩子们希望上学的路上是什么色彩?

  他们还在周边小学开展“我们的街道”主题绘画比赛,绿树、鲜花、运动场、老街巷……这些从作品中提炼出来的形象成了设计的参考元素。姚秀利团队的20多名社区规划师从早上四五点一直到夜里12点,走遍了片区的大小街巷,摸清居民活动的规律,绘制出街区人群行为地图:“街边公园人们不愿去,因为进出只有一条道,绕半天才能绕出来;大妈们喜欢聚在超市门口跳舞,因为那里灯光够亮;小学门口总是堵车,车辆和等待的家长挤作一团……”他们将通学路、林荫路、健步道融为一体,在-🔥威尼斯0008Ⅴ门口设计公园式候学区。

  “一万个候学区,就有一万种特色。”姚秀利期待,更多的包含地域元素、形成特定主题的候学区能够落地。而通过更多的宜居设计,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文化产业周刊记者 王慧 冯圆芳 周娴

  刊发于《新华日报文化产业周刊》第2期 (2021年9月24日)

标签:学区;乡村;设计大赛
责编:姬传涛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