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演艺集团打造数字演艺新高地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文艺院团创新演出方式,从现场演出到数字演艺、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重……江苏省演艺集团立足“江苏演艺排练中心”的建设与打造,通过积极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领域探索,找准传统戏曲戏剧作品数字化转化的切入点,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外壳包裹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形成“1+1>2”的良好效果,创新推动江苏省演艺集团进入良好发展新局面。
立足主业谋发展
江苏省演艺集团拥有京剧院、昆剧院、歌剧舞剧院、话剧院等10个艺术院团,涵盖12个艺术门类,在江苏舞台艺术创作演出上担负重任。近年来,集团新创剧目96部,复排剧目143部。其中34部入选中宣部、文旅部重点项目,17部作品代表江苏参加国家级展演和赛事。歌剧《鉴真东渡》《拉贝日记》入选中宣部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先后赴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演出。2021年,集团出品剧目代表江苏参加中国昆剧节、中国京剧节、中国评弹节、中国戏剧节和中国歌剧节等全国性重要艺术赛事。
江苏省演艺集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围绕重点传承弘扬江苏四种革命精神,即周恩来精神、雨花英烈精神、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推出了一批具有江苏地域特色,展示江苏文艺风采的作品,将江苏文艺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立足新址谋新局
作为一个集聚10个省级院团的演艺集团,多年来,省演艺集团的艺术创作生产还集中在一栋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大楼内排练。2018年6月,在省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的关心下,坐落于江苏有线三网融合枢纽基地内的一栋近5万平方米的3号楼改装为“江苏演艺排练中心”,用于解决省级文艺院团“一厅一所”的实际困难。如何将设计之初仅可满足日常办公需求的大楼,改造到能满足10个省属艺术院团全产业链艺术生产、作品展示、内容转化,成了集团深化改革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经过三年多的奋战,原来的办公大楼焕然一新。如今3号楼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拥有近80个不同类型的表演空间,非遗小剧场、实验剧场、歌剧合成厅、灯光合成厅等专业空间一应俱全,灯光舞美合成、录音、摄影等专业艺术生产环节集聚,“创、排、演、教”一体化模式贯通,一座集艺术创作、生产、排练、交流、教学为一体的国内最大的单体综合性演艺排练空间即将亮相。该中心的落成也实现了诸多“第一”和“最”——国内第一个由办公楼宇成功改造投入使用的演艺排练中心,亚洲单体空间最大可以同时容纳200人同时录音的录音棚,国内首个单体最大的专业级歌剧合成厅等。中心一期将于今年正式投入使用,在“打造一流演艺队伍,创作一流精品剧目,成为全国一流艺术院团”的目标定位上,江苏省演艺集团实现了硬件够硬、软件够强的崭新形象。
数字赋能新格局
身处数字新时代、新要求、新需求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需有更广域的思维,数字演艺战略的实施给予了更多的可能性。
省演艺集团全新推出了集团“全程数字化”重要战略,亲自带队赴阿里、中科曙光、太极等国内头部数字集团调研,并将此作为其“四个一批”人才工程的专项研究项目,创新性推出以解决舞台艺术数字化为中心的“演绎云大数据平台”,汇聚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数字化平台建设由理论设计进入实施阶段。“演绎云大数据平台”按照统一规划、分批建设、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路,搭建基础架构混合云平台、演艺大数据应用平台、运营和运维平台等三大平台。围绕戏曲“版权贸易、展演展示、学习考级、生态供应商入驻、票务信息发布”五大核心业务,形成“确权、鉴权、授权、维权”的完整版权交易体系。目前,集团已完成“演绎云大数据平台”体系构建,并且获得了省“国家大数据建设”专项经费支持,成为国家大数据平台生产线之一。未来,为加快接入国家大数据平台专网,集团将不断扩容“演绎云大数据平台”,加大“确权、授权、维权”推进力度,形成戏曲IP、文创知识产权等数字形态产品的交易体系,与国内VR硬件设备商开展合作内置演艺版权,做好版权保护与输出工作。
通过顶层设计与研究,集团一步步实现了由“探路”“寻路”到“引路”,成功打造了我省数字演艺发展的样板工程。通过三大转变,即“戏曲进校园”升级转变为“数字戏曲进校园”,传统剧院转为“云上剧场群”,舞台名角转为“虚拟数字艺术家”,进而促进了集团人才结构、品牌布局及产业布局的转型升级,“一体多翼”数字文化格局初步形成。泰州旅游节开幕式无人机立体演出矩阵、全球首款“艾鳎”戏曲机器人、戏文书法数字教学平台都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集团面向“元宇宙”,运用区块链和虚拟3D技术,对传统昆曲以全新数字技术方式进行二次创作,重构画面与剧情,将艺术作品呈现于“元宇宙”之中,首批4万件数字戏曲藏品上线,以“秒光”的速度全部售罄,实现了从实验性到规模性的探索。
目前,江苏演艺排练中心的数字化升级工程已经列入省十四五重点文化项目、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重点项目等。随着项目建设及投入使用后一系列推进数字化转化配套措施的陆续实施,通过大力推进探索文艺作品数字化转化等多项改革措施,落实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有了抓手,该中心也将乘数字之风,成为我国最大的演艺数字化内容生产基地。作为集团文化数字化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基地的建设将更加充分发挥江苏省演艺集团本身浓厚的文艺专业优势,扮演好推动“全程数字化”文化数字工程的探索者、实践者,起到标杆示范作用,推动我省文化高质量发展。
郑泽云(作者为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