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中的根本,中国书法文化独一无二,要把书法文化发扬光大,不仅要让其世代传承,更要做出其特色。江苏作为书法强省,人才济济,广大青年书法家就是江苏书法未来的希望,祝愿他们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也祝愿展览圆满成功!”7月15日下午,“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五书一印’六十家系列作品展——行书十家篇”在江苏省人大原副主任丁解民掷地有声的发言声中隆重开幕。
据了解,由江苏省青年联合会、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江苏省书法院共同指导,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和江南时报社共同主办的“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五书一印’六十家系列作品展”共分为草书、行书、楷书、篆书、隶书和篆刻六个篇章,每个篇章由十位艺术家组成,各展所长,颇具特色和代表性。此次的“行书十家篇”,展出来自书法家冯错、张斌、提俊丰、郑长安、张凯、唐志昂、范明旭、李宗洪、秦健、张建祥的作品共50幅。
“相比于草书展,行书展给我的感觉更像是雨后初晴、风和日丽。这次选出的十位,是江苏青年的代表,解读他们的作品与人,犹如欣赏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这是来自书法家吴国平对本次展览的概括。与此同时,展厅现场来自各方对江苏青年书法家们频频的肯定声、赞赏声随处可闻。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柳正梅早早来到展览现场,仔细地品味着场馆里的每一件书法作品。她表示,这一场青年书法家群体性的展览,最可贵的是表现出每一位青年书法家扎实的基本功。同时她也认为,当有了基本功,也有了书法的表现方式之后,如何通过书法表达自己,是青年书法家们未来需要考虑的事情,因为技法是有限的,而情感和创作表现是无限的。作为一个与书法相伴了半辈子的六零后书法家,她寄希望于广大青年人,希望他们能够通过书法、绘画创作来不断的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吸收到来自传统文化的力量。
行书是书法领域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字体,它既不像楷书那般端正拘谨,又不同于草书的狂放洒脱,在规范中不失活泼,给人雅俗共赏的感觉。
江苏省书法院专职书法家郑长安作为本次“行书十家”中的一位,他告诉记者,自己比较擅长小字行书,对于他个人而言,更加追求一种宁静悠远的创作风格,在挥墨间主打一个“静”。
而书法家冯错则将“纤巧”与“放任”融为一体,用极具现代风格的笔法毫无保留的凸显了他顽强且独立的创作个性。
来自四川的书法家李宗洪因书法与江苏结缘,也因书法留在了江苏。从小受父辈影响的李宗洪,打心里觉得写好中国字是一种必要也是一种责任。2004年他从四川来到了苏州,为了生计曾在工厂里打工,即便如此他也从未间断过对书法的学习。“我记得当时我们工厂8个人的宿舍没有地方写字,我就把被子掀开在床板上写。”李宗洪笑着说。写字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而在江苏生活了近二十年的他,写出了一种由巴蜀风情融入江左风流的放荡不羁。
“‘五书一印’展是在全省青年书法最高奖“江左风流奖”的层面上进行的深化和细化。从每个书体中选出有代表性的作者,让他们借助江苏省青年书协的平台走向全国。江苏书法的未来是需要这些年轻的书法家去体现、去追寻的。我认为未来这批作者是能够为江苏书法创作事业增光添彩的。同样的,我想未来江苏一定还会不断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书法创者者,省青年书协也会不断地有针对性地对这些青年书法家进行培养和关注,让他们为江苏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李双阳如是说。
开幕式结束后部分书法家就《行书创作中“形”与“韵”的把握》展开了学术研讨。
据悉,本次展览在南京汉府书画院·养熙园将展至8月5日。
展览作品欣赏
晏几道《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冯错 书
石涛《题沱水家园图》诗联 提俊丰 书
仲并《芰荷》 郑长安 书
《元人诗数首》 张凯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