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0008Ⅴ(vip认证)-百度百科

李昂|一座大中桥 千载风云变
2024-02-02 17:0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李昂  
1
听新闻

  位于南京城东南的大中桥,从名字到外形都无甚特别之处。然而这座桥却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数次鼎革之际的风云变幻,更与几位坚贞不屈的先贤联系在了一起。桥下的河水流淌千年,也仿佛历史长河的缩影。

  

  外地的朋友来到这里,也许会觉得大中桥下就是“十里秦淮”吧,毕竟此地离夫子庙、白鹭洲等著名景点不远。然而,这并不准确。我们不妨看看朱自清、俞平伯两位名家,在他俩同名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是怎么说的。朱先生曰,“从东关头转湾,不久就到大中桥。大中桥共有三个桥拱,都很阔大,俨然是三座门儿……过了大中桥,便到了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这才是秦淮河的真面目哩。”俞先生曰,“渐荡出大中桥了。船儿悄悄地穿出连环着的三个壮阔的涵洞,青溪夏夜的韶华已如巨幅的画豁然而抖落。”没错,大中桥离真正的“秦淮河”还有一点距离,真正流经其下的,是青溪。

  ▲大中桥之西侧喇叭口

  青溪,也写作“清溪”,据《建康实录》卷二记载,“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冬十一月,诏凿东渠,名青溪,通城北堑、潮沟。”孙权定都建业后,建太初宫。因宫东侧无险可守,便从钟山引水,在城东修筑护城河,即为青溪由来。现今,在明故宫以东,南京博物院以西,尚有一条清溪路。青溪曾经蜿蜒九曲,北接潮沟,南入秦淮。夫子庙附近的淮清桥,亦得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

  《同治上江两县志》载,“自杨吴筑城,青溪始塞……今诸景并废,故道多湮。”九曲青溪,在杨吴修筑护城濠后,多处淤塞乃至消失。清朝诗人陈文述叹曰,“八流都塞尽,一曲见南朝”。

  杨吴,又称南吴,是五代十国政权之一,为唐末藩镇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割据建立,仅存在35年就被南唐取代,但杨吴—南唐对南京城的建设一以贯之。南京作为杨吴的西都,由大将徐温(即南唐开国君主李昪的养父)镇守。徐温沿城周开濠,作为江宁府城东城墙外的护城河,当时叫护龙河,后世称杨吴城濠。城濠工程巨大,濠深一丈五尺、阔三十丈,打通运渎、青溪与秦淮河诸水,为今日南京城内水系的形成打下基础。文史学家朱偰先生在《金陵古迹图考》中考证,“及南唐城金陵,青溪遂分为二:其一自竺桥而南,至白下桥入淮,引为城壕。”所以,杨吴城濠最确凿的河道,是今竺桥—逸仙桥(玄津桥)—复成桥—大中桥一段。

  二

  了解过桥下之水,我们回到桥本身。上文提及的“白下桥”,就是大中桥。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金陵县,城邑在白石山下的“白下村”,“白下”一词也成为了地名。所谓白石山,即今幕府山,因盛产白云石等矿藏得名。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更金陵县为白下县。唐太宗贞观七年(公元633年),白下县治迁冶城东。

  唐代,今大中桥附近建有白下亭(具体位置在今申家巷),与城西的劳劳亭一样,都是唐人饮酒送别之所。李白就在《金陵白下亭留别》中写道,“驿亭三杨村,正当白下门。”在《献从叔当涂宰阳冰》中又云,“小子别金陵,来自白下亭。”

  及至杨吴年间,在东门外初建白下桥。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载“有桥跨濠而处东门之外”,朱偰先生亦考证:“(南唐)东门以白下桥为限,即今大中桥。”杨吴的这座白下桥虽为木桥,却是陆路要冲。南宋建康府观察推官刘叔向的《重建白下桥记》载,“白下一桥,当江浙诸郡往来之冲,不惟士夫民牧所必经行,而日饮万马于秦淮。旬给诸屯之粮饷,舍此无他道。”同时,杨吴将本在东北方向一公里外的白下亭迁至白下桥畔。两处因“白下”得名的景观由此连在一起。

  北宋时,白下桥和白下亭仍在。王安石罢相居南京时,也曾在《和叔招不往》一诗中写道“门前秋水可扬舲,有意西寻白下亭。”

  ▲大中桥之桥面

  南宋年间,使用近300年的白下桥“旧架木为之岁久朽蠹,若将压焉”,然而前后几任主事官员却无视百姓修桥的呼声,直到宋宁宗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上元县知县郑缉发现白下桥已为危桥,下定决心重建,并图谋长远,用石料修筑桥桩,变木桥为石桥,“为千百年不朽之利”。人们怀着惊喜和怀疑的心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最终仅花费5个月时间就完工。修成之际,“长鲸卧波,飞梁驾虚,材良石坚,天造地设。虽怒涛激湍,疾风甚雨,而过者如登康庄,得大安稳。”同时白下亭也修葺一新,增加三副楹联,气象更加宏阔。

  新白下桥建成后,却有迷信的声音提议将桥更名,理由也荒唐,“白下之语不宜于举子”,此提议得到时任江东安抚使兼建康行宫留守司公事李沐的认可,他将白下桥更名为“上春桥”。元朝张铉编纂的《至正金陵新志》记载:“白下桥,一名上春桥,在城东门外,其侧有白下亭。”这个桥名沿用了百余年。有元一代,大中桥附近的水站管船一十九只,马站备马八十八,专供运输物资。

  明初,上春桥正式更名为大中桥。《洪武京城图志》载:“大中桥,即古之白下桥也,在通济门里。今名大中桥。”其实,青溪上曾有东出南京城的重要通道青溪大桥、青溪中桥,万历《上元县志》记载:“青溪此处旧有大桥、中桥,故撮名曰大中桥,乃南唐东门桥。当江浙诸郡之卫,饮万马于秦淮,给诸屯馈饷,京都之要卫也。” 后二桥荒废,却在数百年后通过另一种方式留在了历史里。这就是大中桥得名的来历。

  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把皇城设在杨吴城濠之东,新建的复成、玄津两桥与竺桥、大中桥共同构成连接皇城内外的重要通道。前三座桥普通民众不得通过,因此大中桥便继续承担着交通枢纽的重任。桥上行人、货物往来通过,桥下船只亦穿梭不绝,运往皇城内的物资多是在大中桥青溪渡、复成桥复成仓渡完成的。

  斗转星移,又是几百年倏忽而逝。到了20世纪,随着城市的发展,南京城内汽车日渐增多,昔日的交通要道大中桥反而因为拱形坡度不利于汽车通行,成为造成拥堵的瓶颈。于是,1980年,改建大中桥为三跨钢筋混凝土平桥,但桥墩仍用旧基。由于此次改建并没有加宽桥面,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大中桥再次成为堵点。1992年3月,大中桥升格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南京市政府扩建大中桥,在保留原桥的基础上,在桥墩两侧另浇注混凝土圆柱,扩建后的桥面宽度达到原来两倍,沿用至今。

  

  岁月轮转,无数行人过客路经大中桥,也有几位名垂青史的英雄志士留下足迹。第一位,便是文天祥。

  1279年,因为潮州海盗陈懿暗中勾结蒙元,在广东坚持抗元的文天祥猝不及防,于海丰五坡岭被俘。文天祥被押至元军统帅张弘范面前,坚决不跪拜,也拒绝了本为汉人的张弘范劝降,并将手书的《过零丁洋》诗交给张弘范。张弘范感其忠义,令人将文天祥押送大都。

  文天祥此行,先沿南北古驿道水路兼程,至江西湖口入长江,到达金陵,再入运河一路向北。他在南京停留了两个多月,先被关押在天庆观(即现在的朝天宫),后在大中桥附近驿站留宿,又被转押至金陵驿。据南宋《景定建康志》记载,“金陵驿,亦名蛇盘驿,在上元县长乐乡蛇盘市”,即今栖霞区马群街道蛇盘社区。因为传言江北有抗元武装准备营救文天祥,元军于是在此羁押文天祥较长时间,等待更多后援。

  驻留期间,文天祥写下了《金陵驿》二首。其一,“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其二,“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民族气节可见一斑。

  从金陵走向成仁之路的文天祥或许不会想到,近400年后,再一次面临国破家亡之际,又有一位才学、忠烈均不亚于他的志士,在南京城中英勇就义。

  朱偰先生在《金陵古迹名胜影集》中载,“大中桥一名长春桥,明督师大学士黄道周殉节于此,故又名大忠。”黄道周(1585—1646),字幼平,号石斋,福建漳浦人,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黄道周为人耿介正直,甚至敢直言上疏指出崇祯帝的过失,故屡遭贬官。谪戍之际,他便潜心著述,教育门生,《明史》赞其“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

  ▲大中桥之北侧水面

  1644年明亡后,南明弘光帝任命黄道周为吏部左侍郎。此时的南明国力衰微,奄奄一息。清顺治二年(南明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定都仅8个月的南京被清军占领。黄道周与郑芝龙等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称帝,改元隆武。黄被封为武英殿大学士。郑氏集团把控朝政,拥兵自重,无心抗清。黄道周亲自前往江西策划收复失地,募兵反抗。所到之处云集响应,得义军九千余人。然缺钱少粮,屡战屡败,行至婺源时,遭遇埋伏不幸被俘,后被押解至南京。清廷派贰臣洪承畴劝降,黄道周拒绝,并用对联回复,“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将史可法与洪承畴对比,令其无比惭愧。

  公元1646年4月20日,黄道周和幕僚赖雍、蔡绍瑾、赵士超等一起,在南京从容就义。临刑前,黄道周如文天祥一样留下了绝命书,曰“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有义士重金敛其遗体回家乡安葬,在其身上发现写有“大明孤臣黄道周”的字条。隆武帝追赠其为文明伯,谥号“忠烈”。百年之后,清乾隆帝追谥“忠端”,并称其为“不愧一代完人”。

  然而黄道周真正的就义地点,恐怕不是朱偰所说的大中桥畔。据《明史》载,“(黄道周)临刑,过东华门,坐不起,曰:‘此与高皇帝陵寝近,可死矣。’监刑者从之。”即明故宫的东华门附近。虽然大中桥并非因黄道周得名,其人也非殉节在此,但从“大中”到“大忠”,甚至将黄道周遇害的地点口口相传为大中桥畔,充分反映出南京人民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大中桥几易其名,桥身也屡经整修复建,而这座桥承载过的厚重历史,见证的忠奸之别,值得每一个经过这里的行人细细品味。

标签:大中桥;南京
责编:江南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