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第一马”奔腾而来
记著名画家雷晓宁与他笔下的马
临近傍晚,南京评事街一家书店的老板收摊时发现,书架上一本“小人书”少了一页,好奇心促使他找来相同的版本,对照后发现,那少掉的页面上是一匹奔跑的骏马。
这事发生在1960年的某一天,偷偷撕下“小人书”、带走那匹“骏马”的是个8岁的孩子。书店老板不知道的是,这个孩子日后成为一名著名的画家,最为擅长的就是画马。孩子叫雷晓宁,在那个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爱画画的他能够找到的临摹版本就是书摊上的连环画了。
没有人能够想到,后来被誉为“当代第一马”和“中华又一马”的雷晓宁就是这样开始自己艺术创作之路的。
骁腾万里
双骏图
持笔试马——
历经风雨后淬火成钢
走进雷晓宁画室,眼前的他温文尔雅,嘴唇上短短的胡须配上一张饱满的脸,看上去有种“民国范”的味道。无独有偶,从祖父开始,他的家庭就与辛亥革命以及后来的民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祖父雷飞鹏是清代翰林,后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曾担任同盟会东北三省负责人,是辛亥革命元老,被誉为中华革命之先驱。父亲雷志洁曾任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机要科长、主任秘书,在西安事变中参与起草了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往全国的爱国通电电文。
尽管拥有太多的光环,但雷晓宁一路走来并不轻松。在上世纪那个动乱的年代,他因受到家庭的拖累,成了“反革命家庭”的“狗崽子”,但对于自己的爱好——画马却始终没有动摇过。
评事街大院里住着一位比雷晓宁大10岁的小姐姐,看见雷晓宁喜欢画马,就把他介绍给了画家赵良翰老师,雷晓宁喜出望外。从此,他在艺术创作上有了第一位指路的人。
一次去二舅家,雷晓宁发现了几本介绍马的科普书籍,那上面有马的身体结构画面,如获至宝的他对马的认识更深入了一层。
带着与生俱来的灵气,他与马之间有了一种心灵的感应。他在作业本上临摹徐悲鸿大师的画作。寻门而入,破门而出,他画的马逐渐有了自我的意识。
和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样,他也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插队到了南京江浦永宁。幸运的是,由于有一技之长,雷晓宁被县里的宣传部门看中,继续自己的绘画之路,只不过暂时与心爱的马告别了。他开始为村民画床头的喜庆鸟雀,为村里逝世的老人画遗像,为供销社画待售的商品,当然,更多的是画那个时期的宣传品。
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磨难而淬火成钢。回城后,打下良好绘画基础的雷晓宁,终于可以“快马加鞭”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特别是在师从亚明大师以后,他的笔下有了“万马奔腾”的气势。
花儿与少年
父子情深
厉兵秣马——
跟随大师夯实艺术根基
“晓宁,帮我裁纸,我要写几个字。”在一次聚会中,性情耿直的大画家亚明先生在一张宣纸上写下“形神妙绝”四个字,并落款“为雷晓宁大师题”,这让一旁的雷晓宁目瞪口呆,他再也没有想到,恩师对自己会作出如此高的评价。
雷晓宁师从过三位大师,分别是赵良翰、刘汝醴和亚明。赵良翰是吕凤子学生,刘汝醴教授则是徐悲鸿的高足,亚明更是当代屈指可数的艺术大师。
亚明1941年毕业于淮南艺术专科-🔥威尼斯0008Ⅴ,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作品《长江万里图卷》以精心的构思、宏大的篇幅和细致的刻画、独到的笔墨,成为中国画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说起亚明,雷晓宁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亚明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所蕴含的文化积淀、思想情怀特别打动人心,雷晓宁从中体会到中国画在传承与创新中迸发出的力量。同时,雷晓宁的作品也给亚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惜才爱才的亚明,将雷晓宁认作自己的义子,在艺术上精心指导。
“我又带了几幅画,请老师看看。”每次和“爸爸”见面,雷晓宁总是会带上自己近期的作品,让亚明找问题、提意见。从立意到线条、色块,亚明的火眼金睛,总是能让雷晓宁受益匪浅。
这对“父子”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火热的创作中去,用新的内容和技法满足时代的审美需求,也拉近了两代艺术家心灵的距离。
“艺”源于“思”,在绘画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势在必行。在这方面,刘汝醴教授则给了雷晓宁不少的帮助。
刘汝醴是著名的美术史论家、教育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画家。他早年留学日本,主攻绘画和美术史。1953年起,在南京艺术-🔥威尼斯0008Ⅴ从事美术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他的美术史研究中西兼擅,古今贯通,被称为“中外通”。
跟随刘汝醴的步伐,雷晓宁对中国画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夯实了艺术的根基。
盛世新六骏
一马当先——
飞扬锐不可当的龙马精神
树高千尺,根扎沃土。从孩童时代开始与马为伴,到不断开拓艺术领域,雷晓宁一路艰辛,始得玉成。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徐悲鸿的马曾独步画坛。他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
雷晓宁擅长传承与创新,精于中国画、雕塑,尤喜素描写生,他画的马既塑形更铸魂。
传统画马,多以线条勾勒马的形体动态,以水墨平涂马的结构,雷晓宁打破传统,在继承和发展徐悲鸿大师画马技艺的同时,大胆创新,推翻了传统绘画中不问表现对象,强调书法中锋用笔的教条主义。雷晓宁笔下的马有中锋、侧锋、逆锋、皴染点擦,辅以色墨的丰富多彩,表现了马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大大拓宽了画马的格局和表现力。
他多次为人民大会堂作画,其中一幅《万马奔腾》以气势恢宏、壮阔和充满立体动感,在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雷晓宁融情感、哲思于一体,笔下之马,奔驰如电,纵横恣肆,显示催人奋进的生命之美,飞扬着一往直前、锐不可当的龙马精神。
巨幅工笔画《盛世新六骏》每幅规格达到347厘米×280厘米,比一匹现实中的马还要大三四厘米。《盛世新六骏》不同于墓穴中的石浮雕昭陵六骏,雷晓宁以形写神,描绘了六匹既有阳刚之气又具阴柔之美的骏马,兼具传统与现代,洋溢着时代的精神与审美内涵,同时,将中国人特有的龙马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表现四蹄腾空、奔跑如飞的汗血宝马,我多次赴不同马场观察、体验、写生,体会骏马飞驰所展示出的内在力量,了解汗血宝马那桀骜不驯的烈马性情。有一次,不小心小腿骨折了,但我觉得值。”雷晓宁说,在马场考察期间,他天天如痴如醉地写马、观马,积累了极其珍贵的写生资料与创作灵感。汗血宝马那桀骜的眼神,龙吟般的嘶吼,飘洒如飞的鬃尾,蹴踏奔驰的电闪雷鸣,都一一刻印在他脑海里,在他的画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如今,已经72岁的雷晓宁仍以高质量的精品创作引领当下画坛,他笔下的马从“草原”奔向“高原”:在升华时代精神、涵养家国情怀的壮阔主题中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老子像(坐落于句容茅山)
画家简介
雷晓宁,画家、雕塑家,1952年生,祖籍湖南,客居南京。师从大画家赵良翰先生(吕凤子学生),刘汝醴教授(徐悲鸿高足)和艺术大师亚明先生。
雷晓宁主攻中国画、雕塑,尤擅画马,其独树一帜的画马风格和影响,被画坛誉为“雷氏画马”“当代第一马”和“中华又一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