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0008Ⅴ(vip认证)-百度百科

书院云何号钟山——写在钟山书院创办三百年之际
2024-01-01 19:4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振羽  
1
听新闻


书院云何号钟山

——写在钟山书院创办三百年之际

□ 王振羽

  钟山书院自1723年由时任两江总督查弼纳创办后,历经风雨,迭遭坎坷,办学时间存在有170年之久,成就斐然,余音绕梁,迄今已经整整300年了。钟山书院在120年前的1903年改为江南高等学堂,又延续九载而最终归入历史,拔旗息鼓,令人唏嘘。胡适说,书院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

  中国在官学之外而有书院,萌芽于唐,成熟在宋,兴盛在蒙元。进入朱明,情况复杂,官学近乎一统,书院基本凋零。成化时期之后,书院复起,王阳明、湛若水等领袖其间。张居正威势赫赫,打压书院。晚明东林、复社议论风生,多遭荼毒。满清入关,一统天下。虽然有文字狱此起彼伏,而书院创办以弥补官学,渐成风尚。雍正元年,钟山书院在南京应运而生。

  当年的钟山书院,服务科举,研究学问,作育人才,因其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培养方向,堪称东南典范,全国楷模。雍正帝御赐匾额,敦崇实学。乾隆帝六次考察,学达性天,召试士子。众多名儒大家主掌书院,望重一方,大致有近40位,他们的任期有长有短,作为有大有小,如姚鼐先后任职长达22载,他的作用与影响也就更大一些,世人也多说姚鼐与桐城派。现仅撷取从姚鼐之后晚清时期的孙、宋、蒯、梁、缪等人考察钟山书院在晚清历史大变局中的嬗变与涅槃、结局与归宿,挂一漏万,贻笑大方。

  先说孙锵鸣与宋恕这一对翁婿。孙锵鸣是孙衣言的弟弟,孙诒让的叔父,浙江瑞安人。他是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当时正值鸦片战争。孙锵鸣曾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他也是李鸿章的房师,著有《止庵读书记》《东瓯大事记》《海日楼遗集》等。1850年,道光三十年七月,孙锵鸣应诏陈言:法祖宗以振因循,久委任以专责成,厉风化以兴人才,肃纪律以饬营伍。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孙锵鸣弹劾八旗权贵大学士穆彰阿,斥之为秦桧、严嵩,直声震天下,终致穆彰阿被革职,永不叙用。

  1878年,光绪四年正月,两江总督沈葆桢延请孙锵鸣主讲钟山书院。据濮小南先生考索,“未几,因其兄孙衣言时任江宁布政使,与两江总督沈葆桢不睦,故该年岁末辞官离职”。光绪十二年,1886年,孙锵鸣应两江总督曾国荃延聘,又主掌钟山书院,兼惜阴书院。孙锵鸣建有玉海楼,藏书10万卷,是当时著名藏书楼之一。

  孙锵鸣任职钟山书院,断断续续,与其女婿宋恕在时间上多有交叉,这大致也是宋恕继续主持钟山书院的缘由。宋恕,又称宋衡,有人称之为宋平子,是近代启蒙思想家。因钟山书院首任院长也叫宋衡,姑且称此宋衡为宋恕。宋恕是浙江平阳人,他字平子,号六斋,后又改名衡。宋恕聪颖过人,过目成诵,又广读欧美各国学术名著译本,学贯中西,名噪一时。他与章太炎被誉为“浙江两奇才”。他读书甚勤,善于独立思考,曾与康有为、梁启超、郑观应等维新派人士畅议国事,为维新派著名人物。

  1891年底,宋恕起草《上李中堂书》并撰写《卑议》,谒见直隶总督李鸿章,抨击程朱理学,主张变法维新、设立议院、开设报馆、兴办-🔥威尼斯0008Ⅴ、振兴工商。甲午战争后,宋恕寓居上海,著书立说,“著书专为世界苦人立言”。他在上海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汪康年等大批维新派人物多有接触,并和孙宝瑄、章炳麟等经常在一起。戊戌变法失败,宋恕赋诗歌哭谭嗣同等六君子,怀念逃亡的梁启超。宋恕与晚清四公子的陈三立、谭嗣同、吴保初等也都有交集。他曾为吴保初的《北山集》作跋,吴保初《北山楼集》中有《支那有一士》题赠宋恕,其中有“著书累万言,吾道未终穷;哲人不偶世,至论无污隆。岂惟跻小康,将以致大同;挟策献太平,畴能识王通”的评说。1910年春,宋恕逝世,享年49岁。

  孙锵鸣任钟山书院三载,宋恕往返沪宁,代理岳父处理教务。宋恕教授创新,注重启发,旁征博引,提倡自修,他在钟山书院的办学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痕迹。

  再说皖人蒯光典。蒯光典的父亲蒯德模与李鸿章及其兄李瀚章为少年同学,过从甚密,时相与论诗文。蒯德模曾在长洲、苏州、太仓、镇江等地任职,又调署江宁知府,后补授四川夔州知府。蒯光典是蒯德模第四子,1883年,光绪九年,他连捷成进士。1894年,甲午战争,蒯光典有《上德宗皇帝书》,洋洋一万五千余言,谓议和、速战皆非所宜,应做持久战准备。当以练兵、强国为先。光绪帝传旨嘉奖,然终难落实。1895年,当时的张之洞正代理两江总督,蒯光典入其幕府。蒯光典规划江南财政,每年增收至百万。海战硝烟虽散,东北陆地战事仍酣。蒯光典以非强兵不能御侮定乱,建议立自强军。此年,蒯光典应张之洞延聘,主讲钟山书院,“群经大义,目录训诂、算术舆地、史传诸子,莫不穷其旨归,洞明其要。”1896年,刘坤一回任两江总督,蒯光典被聘主讲尊经-🔥威尼斯0008Ⅴ。

  1897年,张之洞回任湖广总督,蒯光典跟随前往,任两湖书院监督。两湖书院和传统书院已大为不同,分科治学,除经学、史学外,还设有地理、算学、博物、化学、天文、测量等学科。蒯光典为西监督,讲西学,与讲中学之东监督梁鼎芬因中西学术之分及某些政见不同,且一重学术,一尚词章,故互不相能,积怨日深,以致怒掌其颊。张之洞调停无效,蒯光典遂不辞而别,再归江南,住南京碑亭巷。

  两江总督刘坤一奏派蒯光典管理全省各学堂事务兼领商务局,他又让蒯光典为兴办,改储才学堂以创办江南高等学堂。当时中国高等教育尚无成例,蒯光典博考东西各国教育原理,详订规章和课程设置,聘名师执教,成效大著,成为南京现代高等教育之滥觞。

  1899年,炙手可热的大学士刚毅为筹军费到苏,出京之时,大学士徐桐对他说,“江南唯蒯某可语。”刚毅一到南京,独延蒯光典于密室交谈良久。刚毅与蒯谈及慈禧光绪母子之间事,蒯光典以大义责之,触其怒,刚毅于事后欲撤学堂而取其经费。蒯光典向刚毅力陈办学堂育人才乃强国强民之本,刚毅不予理睬。主事人不敢得罪刚毅,以学堂经费大半予之,蒯光典遂辞职引退。

  说到他塔拉·刚毅其人,不妨啰嗦一二。刚毅,字子良,满州镶蓝旗人,笔帖式出身,累升至刑部郎中。1885年,刚毅为山西巡抚。1888年,刚毅调任江苏巡抚。1898年,戊戌政变,刚毅力主废光绪帝,罢新政,得到宠信,升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刚毅到南京以筹饷练兵、清理财政等名目,大肆搜括,挪走江南高等学堂经费,散布“宁赠友邦,毋与家奴”等论调,一时舆论哗然,称其为“搜刮大王”。1900年,刚毅、载漪、赵舒翘等企图利用义和团“仙术”达到“扶清灭洋”之效。刚毅与载勋被任命为统率义和团大臣,同八国联军开战。西狩途中,刚毅因腹泻而病死于山西侯马镇。刚毅才疏学浅,却深谙为官之道,他时时处处迎合慈禧太后,深得宠眷,外任封疆,内入军机,荣宠一时。庚子之乱后,刚毅被列为主要战犯之一。

  慈禧太后有废帝之意,蒯光典劝说刘坤一要挺身而出,表明态度,“公国家宗臣,义不容默”。刘坤一听从蒯光典的建议,上疏争之,慈禧太后乃止其事。刘坤一曾说:吾三督两江,可引为师友列者,蒯某一人而已。

  1905年,两江总督周馥奏补蒯光典为淮扬海兵备道,加按察使衔。1911年,蒯光典病逝南京,得年54岁。蒯光典在钟山书院仅有一年,后又在江南高等学堂,时间虽然不长,却也可圈可点,挺立潮头,识见高远,不容小觑。

  既然提到了蒯光典与梁鼎芬的不合龃龉,也就来说梁鼎芬。他字星海,一字心海,又字伯烈,号节庵,广东番禺人。他一生与张之洞关系密切,曾在1897年任钟山书院院长。

  1880年,梁鼎芬中进士。1884年,中法战争,梁鼎芬弹劾李鸿章有六大可杀之罪,指责他与法国议约处理中越问题失当。梁鼎芬因此疏而开罪慈禧太后,以“妄劾”罪,被连降五级,他自镌“年二十七罢官”小印,愤而辞官返粤,年方27岁,有人题如此之语:梁星海辞官之年,苏老泉发愤之日。1906年,梁鼎芬被授湖北按察使兼署湖北布政使。1914年至1917年,梁鼎芬任清室崇陵种树大臣三年,树木成活十万余棵。1919年11月14日,梁鼎芬在北京病逝,赐谥文忠。梁鼎芬临终前有遗言不可刻其诗集:“今年烧了许多,有烧不尽者,见了再烧,勿留一字在世上。我心凄凉,文字不能传出也。”

  再说钟山书院末代院长缪荃孙,他字炎之,又字筱珊,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被称作中国近代图书馆鼻祖。缪荃孙幼承家学,肄业丽正书院,习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他曾充四川总督吴棠、川东道姚彦士幕僚。张之洞任四川学政,缪曾执贽门下为其撰写《书目答问》。1876年,缪荃孙得中进士。1894年,缪荃孙任南京钟山书院山长。1901年,缪荃孙任江楚编译局总纂。缪荃孙还曾受聘总办筹建江南图书馆、创办北京京师图书馆、任清史总纂。1919年12月22日,缪荃孙在上海逝世。他著有《艺风堂藏书记》《艺风堂金石文字目》《艺风堂文集》等。清末民初,缪与王壬秋、张謇、赵尔巽等齐名,被誉称四大才子。

  1902年,钟山书院改为江南高等学堂,缪荃孙任学堂监督。1903年,实施癸卯新学制,两江总督府拟在江宁“先办一大师范学堂,以为学务全局之纲领”,缪荃孙出任学堂总稽查,负责筹建江南最高学府三江师范学堂,他与徐乃昌、柳诒徵等赴日本考察学务,仿日本东京大学在南京国子监旧址筑校,后更名两江师范及复建南京高师,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开端。

  1911年,宣统三年,江南高等学堂宣布停办。江南高等学堂早于三江师范学堂,是南京最早的一所真正意义的高等教育-🔥威尼斯0008Ⅴ,也是一所综合性高等学府。江南高等学堂办学虽只有9年时间,但缪荃孙、徐乃昌、蒋炳章等相继担任过江南高等学堂监督。柳诒徵、程先甲、缪谷瑛、杨冰等也都曾在江南高等学堂讲学。赵元任、胡适、竺可桢、光明甫、谈荔孙等都是此校校友。

  大致看来,钟山书院的掌门人有这样一些特点,空谷足音,启迪后人。

  这些院长山长多有行政背景或经验。从以上五位人物的梳理,约略可以看出,三百年前成立的钟山书院,自查弼纳开始,就一直与官府体制密不可分,其所聘任山长,无论是首任校长宋衡,还是后来的杨绳武、卢文弨、钱大昕、姚鼐等,都与现行体制密不可分。到了晚清,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孙锵鸣、宋恕、蒯光典、梁鼎芬、缪荃孙等也都是亦官亦学,穿行于官场与学界,都非纯粹的书斋学者。

  这些山长院长多术业有专攻,学有所长。钟山书院的历任院长,无论成绩大小,多术业有专攻,都是内行,或大儒,或名流,学问扎实,文采风流,其人生经历,也多有创办-🔥威尼斯0008Ⅴ的具体实践。

  这些山长院长多能与时俱进敏锐感知时代颤动力图有所改变。孙锵鸣敢于批评穆彰阿,蒯光典人情练达娴于行政,缪荃孙沉醉书斋而明于大势,梁鼎芬痛斥李鸿章、奕劻、袁世凯,宋恕倡言维新变法,他们都是时代的弄潮儿,都不是抱残守缺冥顽不化者;虽然,有些更为激进,有些偏于中庸,但都是顺应潮流力图改变者。

  这些山长院长的努力与回报虽然差强人意,不无遗憾,但并非枉费心机。实际上,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办,也不能说与钟山书院毫无关系。缪荃孙、徐乃昌、柳诒徵等也都是两校的参与者、推动者。

  钟山书院的运作、发展,虽身份莫名,并非官学,不无官办与私办的混合,却也无不得到当时主政者的大力支持。从查弼纳到尹继善,从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到左宗棠,从张之洞、刘坤一到端方、周馥等,都多有关心,予以支持。这也是钟山书院能够延续170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学东渐,桑田沧海,1905年,废止科举制,传统的书院难以为继。改弦更张,必须彻底,不容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完成历史使命的钟山书院,留给后人无尽的思索。

标签:钟山;学堂;书院
责编:滕方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