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清
每逢元宵佳节,软糯香甜的汤圆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角,只有甜甜蜜蜜地吃过汤圆,才算把春节圆满地过完。每年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母亲亲手做的汤圆,心里涌起无比的温暖。
记得小时候,元宵节的前一天,母亲就开始张罗食材,准备给一家老小做汤圆了。她先将糯米淘好放在清水中浸泡一整夜,第二天一早,再将喝饱水的糯米用石磨磨成米浆。磨米浆是个累人的活儿,母亲使劲摇动磨把,石磨慢悠悠地一圈圈转起来,磨出的米浆从磨齿结合处细细流出。母亲说,石磨得慢慢推,磨出的米浆才细腻滑润。一次,我见母亲如此劳累,就自告奋勇地帮母亲推磨,结果,往磨眼里喂多了糯米,石磨开始“消化不良”,磨出的米浆很粗糙。母亲见了只好返工,用勺子将米浆重新喂进磨眼,一边还念叨着:“勤推懒磨……”
磨好的糯米浆装在布袋子里,扎好,悬挂起来,沥干水分,放进盆里揉匀成韧性十足的糯米粉团。然后,将黑芝麻、花生、核桃仁等炒熟舂碎,拌糖制成甜的馅心。接着就开始包汤圆了,只见母亲揪一小块粉团放在手心边捏边旋转着,变戏法似的捏成了汤圆皮,然后包上备好的馅料,收口,再旋转,不一会儿,一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就做好了。
汤圆的吃法很多,蒸、煮、煎、炸皆可,全凭自己的喜好和口味去选择。蒸汤圆的窍门很简单,蒸之前在盘子上均匀涂抹少许油,这样蒸熟的汤圆就不会粘盘。而哪家添了孩子,就用炸汤圆招待客人,炸好的汤圆金黄灿烂,外酥内甜,寓意添的是金宝贝。
在诸多食法中,我家通常是煮着吃。母亲烧开水,将汤圆下锅,用一个木质长勺轻轻搅动,免得汤圆粘锅。我们围在土灶边,在氤氲的热气中期待着汤圆出锅。不一会儿,那些可爱的汤圆在沸水里欢腾地起起伏伏,锅中升腾起缕缕清香,馋得我禁不住口水直流。待汤圆全部漂起来后,再往里加米酒和白糖。当煮好的汤圆端上桌,绵甜醇厚的米酒飘香,白白胖胖的汤圆漂浮在上面,一个个圆如珠,洁如玉,泛着纯净优雅的光泽。我迫不及待地用小勺盛上一个,放在嘴边一咬,却烫得我咽不得,吐不得,只好用嘴呼呼地哈气,顷刻,一种香甜可口、细腻软糯的滋味哗啦一下在唇齿间四散开来,让人久久回味。母亲见了怜爱地说:“不要急,不要急,锅里还有呢。”那时,我觉得汤圆就是人间美味。
岁岁元宵,今又元宵。多少年过去了,我们在享受着母亲做的甜蜜汤圆里长大。如今,超市里各种品牌的汤圆琳琅满目,做起来可荤可素,平日常吃,可吃来吃去,却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细细思量,母亲亲手制作的汤圆,香甜在口,温暖于心,是亲情的味道,饱含着她对我们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