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0008Ⅴ(vip认证)-百度百科

一支竹笛如何“撬动”乡村振兴
2023-04-14 09:47:00  来源:浙江文促会  作者:之文轩  
1
听新闻

  武侠曾深深影响着几代人,多少人年轻时曾萌生过仗剑走天涯的武侠梦。即便不再年少,但耳边响起武侠片中的配乐,那些经典场景就会立马浮现。演奏这些配乐,自然少不了音色欢快的竹笛。

  如《刀剑如梦》仿佛看到江湖中人历经风浪,追寻“武林至尊”;一听《市集》,就会想起黄飞鸿去买菜的情景;《碧海潮生曲》不禁想起“东邪”黄药师的道骨仙风;一曲《生生世世爱》,囊括了对仙剑奇侠“御剑飞行”的潇洒想象……

  可以说,一听到这些武侠笛子曲,就有一种江湖上快意恩仇、意气风发的感觉。笛子,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音乐史上乐调最全、吹奏最难、技巧最多的乐器之一。

  然而说到制笛,也许很多人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但就在杭州市余杭区,一个叫中泰街道紫荆村的地方,人口规模不到3000,一年却可以生产300多万支竹笛,占了全球竹笛市场80%以上的份额,撬动了年总产值3.5亿元的竹笛产业,被誉为“中国竹笛之乡”。

  值得思考的是,这个小乡村何以盛产竹笛,竹笛如何“撬动”乡村振兴?

  中泰竹笛之所以能“独步天下”,原材料是最大优势。

  这个距离杭州市区近30公里的小乡村,拥有约1.2万亩苦竹林,不仅量大,而且质优,竹节长、竹身圆,两头比较均匀,可以说天生是这块料。

  苦竹良好的“天赋”得益于这里的自然环境。据监测,紫荆村土壤的含铜量比较高,所以长出来的苦竹就非常结实而富有弹性,就更能在“烘烤”和“校直”环节,经受住高温的“考验”,不容易断裂。

  中泰苦竹被“相中”为制笛的原材料,并不是近几年的事,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据说,元、明、清历代皇室都曾派乐匠到中泰伐竹制笛。自明代洪武年间起,中泰苦竹就被制成笛子,供奉朝廷。宋代诗人范成大,游余杭天柱峰时曾作诗句“疆场决胜飞鸣镝,诗话文章赖尔传”,赞美中泰竹笛。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上海和苏州乐器厂家的制笛师,去全国各地采集制笛原料,经过比较,大家一致认为中泰苦竹最适宜做笛子。

  然而在当时,紫荆村虽有漫山遍野的苦竹,但村民们没有制笛技艺,一支苦竹只能以几毛几分钱的价格卖到外地的民族乐器厂。从原材料供应地,到竹笛的“小镇做题家”,离不开村子里把握住了一次偶然的机遇。

  1984年的冬天,上海民族乐器厂制笛师周林生,赴中泰选竹制笛时,不慎跌入山崖,幸得村民相救。康复后的周林生用自己的制笛技术报答村民,“授人以渔”。在当地,苦竹也逐渐从最初做扁担、鱼竿的原材料,开始“变身”为做竹笛的原材料,价格也翻了几十倍。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在《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了一篇题为《建设新农村要体现因地制宜原则》的文章,文中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典型示范,民主决策、规范运作。”

  在中泰,满山的苦竹就是村里发家致富的源泉。可以说,要实现乡村振兴,因地制宜、立足特色资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是基本前提。

  有人说,“人生中很多重要的事是急不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对于一个地方来说,亦是如此。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小乡村很快得到了发展。1985年,成立了第一家制笛厂——铜岭桥工艺竹笛厂,第一家笛箫社——“灵声”笛箫社。1987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到中泰乡开办联营厂。1992年,17位当地青年赴上海学习,归来后办起了10余家笛箫加工厂。如今,这里已有制笛企业160余家,从业人员1500余人。

  可以说,政策的支持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动力。

  同时,人才也非常关键。从竹子到竹笛,还需要制笛师的精雕细琢。

  据当地师傅介绍,制笛共有大大小小70余道工序,包括晾干、烤干、压直、刮皮、去衣、定调、打孔、试音、接头、打磨、上漆等,有的环节可以用半自动设备辅助,但大部分环节需要手工完成。而且每棵竹子的生长状况都不一样,粗细厚薄均不同,原材料的千差百异注定了竹笛无法批量生产,依赖于师傅的“慢工出细活”。比如,在打磨吹好孔之后,师傅需要对着调音器反复校对音准,有的笛子甚至要花几年的时间调音。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写到,其实美学的本质或许是孤独。制笛亦是如此,正是制笛师们这份“孤独的坚持”,为一支支竹笛注入了独一无二的匠心。

  如今,第一代制笛师们已迈入花甲之年,竹笛技艺的传承非常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而伴着笛声长大的“笛二代”们,带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对民族乐器的热爱,回到家乡,接上了老一辈的班。

  比如,中泰竹笛省级非遗传承人黄卫东的女儿黄毓,从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威尼斯0008Ⅴ毕业后,加入了家里的竹笛厂,从事竹笛生产销售、文化传播、研学培训等工作。

  像她一样从国内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的“笛二代”就有30多位,他们返乡创业,不仅能陪在父母身边,又能获得相对不错的经济收入,玩音乐和建设家乡“两不误”,可谓“一举多得”。

  有了“笛二代”的“加盟”,村子里的产业发展越来越旺,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好。相比20多年前,村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造起了小别墅,开上了小汽车。据统计,有80%的村民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紫荆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实心村”。

  作为“中国竹笛之乡”,中泰竹笛产量大、产值高,也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但着眼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产业更高层次的发展,带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精神富有,并不是没有忧虑。

  比如,这里原材料虽多,但是苦竹从生长到制笛,至少需要5年,周期较长,可用原料供不应求。又如,目前的竹笛企业,大多是家庭作坊式存在,也缺乏统一品牌。再如,玩乐器的人就这些,“天花板”不可避免存在,那么在做存量的同时,如何拓展增量,闯出“新赛道”?从长远来看,这些都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就原材料而言,做笛子必须要研究苦竹,只有苦竹好了,才可以生产出好的竹笛。为此,20多年前,中泰就建了一个国内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苦竹“种质资源基因库”。通过培育,将国内其他地区的苦竹与当地的苦竹进行对比,看看哪个品种的苦竹更适合做竹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产业链如流水,原材料就是源头,只有呵护好苦竹,培育更多纤维密度好的苦竹,才能不辜负大自然的这份馈赠,从而源源不断地创造新的价值。

  在经营模式方面,关键在于如何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比如,可以规划一个产业协作、管理协同的园区,推动制笛企业加强分工合作,降低生产成本,使每家企业都能在各自的环节上,不断精进,保持深耕,拥有别人不可比拟的技术,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

  更为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打响中泰竹笛品牌。竹笛不是一般的消费品,而是文化产品。如何由“卖产品”向“卖文化”升级,让民族乐器真正“变身”文化产品,以文化赋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比如,中国民族乐器第一品牌“敦煌”乐器,在民族乐器制造中注入竹刻留青、木雕、贝雕、景泰蓝、漆器、古典文学、名人书画等工艺和元素,不仅是品质优异的乐器,更是具有高文化附加值的工艺品,其出品的限量版乐器,成了收藏界的新宠。

  有人说,“一个乡村有没有活力,就看年轻人愿不愿意来。他们来了,什么事都好办了。”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国潮、武侠、游戏等,就可以将竹笛与他们热爱的东西、更加时尚的元素,做更紧密的结合,促生一些新的互动载体,比如livehouse、音乐节、露营等等,让农文旅相辅相成、相互成就,从而更多地跨界、破圈,用传统音乐的魅力感染更多的年轻人。

  此外,还可考虑推出街头竹笛音乐会,让当地的竹笛演奏者从乡村走进城市,让笛子声不仅仅存在于仙侠片中,更多地出现在现代生活中,让悠扬的笛声给人以更多的精神力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民乐。比如,中国首位竹笛系女博士孟晓洁,曾用竹笛翻奏《mojito》《芒种》等歌曲,欢快的节奏,加上斗志昂扬的渲染力,让屏幕前的无数网友都嗨了起来。

  面向未来,我们期待中泰这方人杰地灵的热土,乘着它的“玉笛”,“散入春风满洛城”,让更多的人为民乐排队送上“膝盖”,同时也期待更多小乡村能够因地制宜,以文赋能,实现乡村振兴。

标签:竹笛;苦竹;制笛
责编:daimw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