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0008Ⅴ(vip认证)-百度百科

宜兴“法律之家”助力基层治理提档升级
法治赋能 重心下沉 多元共治
2022-08-31 20:4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全连 王拯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宜兴市宜城街道宝东社区一小区出现绿化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居民与物业公司产生矛盾,北京盈科(宜兴)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华平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与社区负责人梳理纠纷争议焦点,依法提出建议,最终双方放下分歧,达成和解协议。这是宜兴市创新打造村(社区)“法律之家”,使百姓需求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回应解决的一个缩影。

  据宜兴市司法局局长吴跃旺介绍,近年来,宜兴市不断完善“窗口”到“家门口”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法治赋能、重心下沉、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模式,在全市304个村(社区)筹建“法律之家”,不仅解决了基层治理法律资源短缺的难题,还有效激活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推动了基层治理的升级提速。

试点先行

打造法律服务优质阵地

  宜兴市芳桥街道金兰村是农业村,曾经,该村因引进优质合作社,发展绿色产业,全村99%的土地被流转,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因农田征用、出租、转包、合同签订等纠纷层出不穷。

  经精心治理,该村先后捧回“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无锡市美丽乡村”等荣誉奖牌。

  “转变始于近年来,在宜兴市司法局指导下,构建法律服务优质阵地,成立由村综治专干、法律顾问、乡贤‘五老’、‘法律明白人’以及司法行政工作者等组成的‘法律之家’。”芳桥街道金兰村党总支书记蒋仲良告诉记者,“法律之家”成员既当网格员、法治宣传员,又当人民调解员,做到干百姓事、说百姓话、评百姓理、解百姓忧,增强了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打造可复制的“村(社区)法律之家”推广样本,宜兴市坚持试点先行,通过广泛调研与听取基层意见,结合地域特色,率先在徐舍美栖、湖氵父洑西村打造全市“法律之家”样板,美栖花田议事厅、洑西山景说法室、玫瑰学法广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律站点,自投入使用以来,累计开展法治讲座20余场次,接待群众170多批次,化解疑难复杂纠纷40余件,办理各类公证、法援、仲裁等结对业务77件。

  在此基础上,通过试点运行,及时梳理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步细化调整法律服务项目与工作流程,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服务建设导则,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为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目前,以“心、理、法”构建的“法律之家”,办事流程一目了然、法律规章清晰明确、典型案例视频展现,“法律之家”已成为百姓遇事有地排忧的心灵驿站、纠葛有地说理的温馨港湾、矛盾有法可寻的法律小屋。

关口前移

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徐舍镇美栖村村民倪某的父母年事已高,平时由倪某照顾起居,倪某虽有长兄,但未尽赡养义务。

  倪某无奈,向美栖村“法律明白人”狄燕诉苦,得知这一情况后,“法律之家”立即启动对接机制,宜兴市法律援助中心两名律师上门为其提供帮助,问题就地得到解决。

  “这都得益于运用融合模式、推动调解关口前移的举措。”宜兴市司法局副局长史剑波坦言,“法律之家”通过“群众需求反馈—法律明白人收集—法律之家汇总”运行模式,以“援法议事会”“法律援助日”和“公证服务日”等形式,信息共享、联合协办,打造定分止争“直通车”,确保了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乡村(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特点,宜兴市因势而为,以建设村、社区法律服务之家为起点,在乡镇、街道织密一张纵横交错的“解纷网”,实现市镇村三级平台大融合。

  实践中,宜兴市优化平台载体,“法律之家”整合原有的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人民调解工作室、公共法律服务站、援法议事厅等所有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办事点,并创造性地将“一所五站点”业务延伸至基层,明确村(社区)法律顾问办公地,各站点建设统一规范、统一标识、统一职能、资源融合,实现群众“最多跑一地”。

  除此之外,宜兴市以“法律之家”为依托的基层多元解纷机制,还聚焦服务民生福祉、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防范金融风险等中心工作,在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以及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的同时,并增设立法民意征集、社区矫正帮扶等业务,实现群众法律需求“一站化”解决。目前,宜兴已在23个村(社区)建立“法律之家”工作室,成为该市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场所,百姓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渐成风尚。

多元共治

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

  不久前,丁蜀镇某物业公司上门向蠡墅社区反映,其小区2户居民因装修问题引发矛盾,物业多次沟通未果,希望社区出面调解。

  社区在确认现场情况后,蠡墅社区书记汤雪姣将本次纠纷化解工作列入“援法议事”议程,社区法律顾问黄琴、各网格法律明白人、物业公司经理、党员代表、居民代表以及涉事业主都参加本次议事会。

  对此争议,法律顾问根据《物权法》提出相应法律意见,最终,双方各自退让一步,握手言和。

  “这样由小区党支部牵头,邀请法律顾问、党员、群众、业委会、物业等五员代表共同议事的联席会议在蠡墅社区每月都在开展。”汤雪姣表示,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蠡墅主动探索“邻聚蠡”社区治理模式,围绕“邻聚法”“邻聚力”“邻聚情”的聚邻模式,形成“协商议事在小区、法治文化送到家、矛盾化解不出门”的治理新格局,实现了从“靠社区管”向“自治共管”的转变。

  “法律服务靠前一步,群众办事快捷一分。”宜兴市司法局法律服务科科长韩进说,经努力探索,宜兴市创新治理形式,把党建触角延伸至“法律之家”方方面面,采用站长负责制、值班定责制、跟踪回访制,使“法律之家”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

  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让“微治理”释放“大能量”,宜兴市“法律之家”以“小切口”托起村居治理“大服务”。按照服务供给优质高效、服务机制健全规范、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公信力显著提升这一目标,每个“法律之家”由村(社区)书记或主任担任站长,由站长统筹工作站点的业务与人员坐班时间,对服务态度、服务时长、服务效果等进行考核,测评结果与站长年底绩效挂钩,形成了素质考评、实绩评估、群众评议相结合的考评激励制度。

  与此同时,将“法律之家”的每位工作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职能都公示上墙,坐班工作时间通过村级公告栏、微信公众号、法润民生群等平台告知群众,对接待的纠纷、咨询以及相关法律服务业务实行“谁接待谁负责”预处理机制。对“法律之家”处理的每一项业务都实行登记备案,对已解决的案例在结案一个月内进行一次回访、对尚在处理的业务定员跟踪联系处理。通过小小“一间室”,探索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样本,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增强基层治理定力,激发基层治理的活力。 

(特约记者 张全连 王拯)

标签:宜兴市;法律;社区
责编:滕方
XML 地图